0371-66009393

一张采购订单,可以分多次执行吗?GSP红线不容触碰!

录入时间:2025-11-07 17:03

在日常的药品采购与入库管理中,很多同行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:“一张采购订单,能不能分几次送货、分几次验收入库?”


对于这个问题,答案非常明确:不可以。


为什么不行? GSP有明确规定



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(GSP)为我们划下了清晰的底线。其中明确规定:采购药品应当建立采购记录。药品到货时,收货人员应当对照随货同行单(票)和采购记录核对药品,做到票、账、货相符。


这里的核心关键在于“票、账、货相符”。


· “票” 指的是随货同行单(票)。


· “账” 在这里实质上指的就是我们的采购记录(采购订单)。

· “货” 就是实际到达仓库的药品。


试想一下,如果一张采购订单对应着分多次到达的货物,那么每次来货时,随货同行单、实际货物和系统中的采购记录数量都将无法匹配。这直接导致了“票、账、货”不一致,严重违背了GSP的核心管理要求,为企业的合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。



问题的本质:采购记录应如何建立?



这个问题,归根结底是采购记录应该如何做的问题。


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清晰的观念:采购订单是企业内部制作的采购记录,它应当服务于实际的业务流转,而不是僵化地束缚操作。


当某次实际来货与原始采购订单不完全一致时,正确的做法是:根据实际到货情况,及时补做或调整采购记录。 这在信息化管理系统里很容易实现,完全没必要为了迁就一张“名义上”的订单,而去冒触碰GSP红线的风险。



延伸难题:供应商一次开票,分批发货怎么办?



在实际业务中,我们有时会遇到另一种棘手情况:供应商只提供了一张总的随货同行单,但实物却分了好几批才送到仓库。


这种情况是供应商端造成的,确实更为复杂。对此,我们可以有两种应对策略:


1. 等待合并验收:如果几批来货的时间间隔不长,且业务不急于销售,可以考虑等待货物全部到齐后,一次性进行验收入库操作。这样就能保证与唯一一张随货同行单匹配。

2. 要求更换票据:如果到货时间间隔较长,或者业务急需部分药品入库销售,那么最合规的做法是:要求供应商按照实际分批运送的情况,分别开具对应的随货同行单。



核心建议:提前沟通,主动管理



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事前控制。采购人员必须提前掌握供应商的发货计划和安排,主动与供应商沟通清楚,要求其必须按照实际发货批次,“一批货,对应一张票”,从源头确保票、账、货的一致与合规。



总结



· 底线:一张采购订单对应多次收货验收,不可行。

· 原则:每次收货,都必须保证随货同行单、采购记录与实际药品信息、数量完全一致。

· 方法:内部采购记录要灵活,根据来货实际情况制作;外部票据问题要提前沟通,从源头解决。


严守GSP规范,细化流程管理,才能让我们的经营在合规的轨道上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