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71-66009393
货物的存放形式与货架分类
录入时间:2025-11-07 16:54
在药品经营企业的仓库里,货物绝非简单地“堆放”在一起。每一盒药品在抵达客户手中之前,它在仓库里的“暂住”位置都大有讲究。科学的存放形式与清晰的货架分类,不仅是提升拣货效率的关键,更是保障药品质量、确保GSP合规的生命线。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药企仓储中这门空间管理的艺术。
一.
货物的存放形式:不止是“堆”与“放”
货物的存放形式,主要取决于药品的特性、包装、周转率以及仓库的硬件条件。常见的存放形式包括:

01
地面堆放
· 适用对象:通常适用于包装坚实、整件大批量、周转率较低的药品。
· 管理要点:必须严格遵守 “五距”要求(垛与墙、顶、灯、柱、垛之间的距离),确保通风、便于检查和消防。必须设有清晰的货位卡,记录药品的入库、出库及库存信息。
02
货架存放
· 适用对象:这是药品仓库最主流的存放形式,适用于绝大多数拆零、小批量、多品规的药品。
· 管理要点:充分利用立体空间,提高库容利用率。关键在于合理的货位规划,将高频拣选的药品放置在“黄金区域”(如齐腰高度),以优化拣货路径,提升效率。
03
托盘存放
· 适用对象:常与叉车等搬运设备配合使用,用于整托盘货物的存储与移动。
· 管理要点:要求药品包装规整,能够稳定码放。托盘本身应清洁卫生,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。
选择原则:无论采用何种形式,核心原则都是要确保药品在存储期间质量稳定、不受污染、易于识别和存取,并符合GSP关于仓储温湿度监控、防虫防鼠等各项要求。
二.
货架的分类:构建清晰的仓储逻辑
货架分类是仓储管理的“导航系统”。一个清晰的分类体系,能让仓库管理井然有序。通常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货架进行分类:
01
按功能区域划分(这是GSP合规的硬性要求)
· 合格品区:绿色标识。用于存放经验收合格,准予销售的药品。这是仓库的主体区域。
· 待验区/退货区:黄色标识。到货药品在未完成验收前,或销后退回药品在等待重新验收期间,必须存放于此区域,严格与合格品隔离。
· 不合格品区:红色标识。用于存放验收不合格、过期、变质或召回的问题药品。此区域必须严格隔离并上锁管理,防止误发。
· 发货区:通常为特定划定的区域,用于存放已复核完毕、等待装车发送的药品。
02
按存储条件划分
· 常温库货架:存放常温保存的药品。
· 阴凉库货架:存放温度要求不高于20℃的药品。
· 冷藏库货架:存放2-8℃冷藏的药品。此类货架设计需考虑冷风循环,不能紧贴库壁,避免影响温湿度均匀分布。
· 特殊管理药品专架:如麻、精、毒、放等特殊药品,必须设立专库或专柜,双人双锁管理,并有相应警示标识。
03
按药品特性与管理要求划分
· “货位号”管理:这是现代WMS(仓库管理系统)的核心。为每一个最小的存储单位(一个货架隔断)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,如“A-01-02-03”(代表A区、第01排货架、第02层、第03列)。实现药品的精准定位。
· 高周转品货架:将畅销品集中放置在靠近拣货通道、易于存取的货架上。
· 重物/大件品货架:存放在较低层,确保存储安全,便于搬运。
· 易混淆/近效期药品货架:可进行特别标识,提醒拣货和复核人员重点关注,防止发错货或过期药品流出。
三.
科学管理带来的核心价值
将货物的存放形式与货架分类体系有机结合,能够为药企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:
· 质量保障:通过严格的区域隔离与条件控制,从物理上杜绝混淆、交叉污染和差错,确保药品质量安全。
· 效率提升:清晰的货位指引和合理的品规布局,能大幅缩短仓库作业人员的找货、拣选时间,加快订单响应速度。
· 合规达标:满足GSP对于仓储管理的各项细节要求,从容应对各类飞行检查和常规认证。
· 空间优化:通过货架存储和科学的货位规划,最大化利用有限的仓库空间,延缓因业务增长带来的库容压力。
总结而言, 货物的存放形式与货架分类是药企仓储管理的两大支柱。它们将看似杂乱无章的仓库,转变为一个高效、精准、合规的现代化物流中心。投资于这套管理体系的优化,就是投资于企业运营的基石与未来。